温暖的家,多少游子心所向往的地方

李秋平 17年第234个成功案例

姓名 李秋平
跟进的服务队 99,程茂峰,智生,若茗,佩君,刘德亮
年龄 27
籍贯 江西
学历 大学本科
流浪历时多久 3年
案例编号 214
成功人数 1

编辑:Anna

家,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可是究竟何为家呢?能遮风避雨便是家?家,并不是单单指一个能睡觉,能吃饭的处所,有爱的地方才叫家。家,是一个容器,它能容纳你所有的缺点和小脾气;家,是一颗屹立不倒的大树,它能保护你不让你受伤;家,是一个港湾,它能带给你温暖……

家的感觉就是一种归宿感,人人都渴望能拥有一个自己的温馨的家,而有的人宁愿独自流浪街头也不愿意回家究竟为何呢?

李某,江西吉安人士,厦门某金融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家庭条件也很好,可是为什么大学毕业后的他却独自流浪街头,也不愿意回家呢?这是志愿者们都很想知道的问题。

志愿者智生、若茗和佩君,她们经常去给流浪者送吃的,一天,当志愿者们再去给流浪者送饭的时候发现一个流浪者。随后便上前跟他交流,了解他流浪的苦衷。通过志愿者们跟他的沟通了解到,他姓李,江西人士,是某本科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外出工作,不小心丢了身份证,找不到工作,吃的用的都没有了,就开始了流浪的生活,晚上都在公园里面住,如果下雨,就睡在天桥底下。即使过着飘零无定所的日子,他却表示不愿意回家。

留守儿童是中国很普遍的现象,为了谋生计父母不得不外出,所有很多小孩子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留在家里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李某也是数万留守儿童中的一个。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都在外面做生意,所有父母亲总感觉亏欠了小孩什么,所有,从小到大,他有什么要求,他的父母都会满足他。父母否忙着生意的事,提的要求是达到了,可是关怀却是少之又少。父母亲都打算好等他大学毕业后就回到父母身边,帮他们打理家里的生意,可是他们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宁愿一个人独自漂流也不愿意在家。

他宁愿流浪街头也不愿回家的理由在接下来的寻亲过程中一步步找到了解释。

根据他提供的信息资料,在志愿者程茂峰和志愿者刘德亮的帮助下,成功联系到他的妈妈,7月16日早上,李妈妈从厦门赶来东莞,志愿者老马一大早就去他流浪的那个地方守着他,以防发生家属来了,流浪者却找不到了的意外。

他的舅舅在东莞南城工作,上午十一点左右已经到了樟木头,可是他却迟迟没有出现在李某流浪的桥底下。老天不知道是因为志愿者而感动落泪,还是因为李某的经历而流泪,雨一直下,志愿者老马一直冒雨守在他身边。

(睡在不见天日桥洞的流浪者)

到了下午一点半,还不见他舅舅过来,于是志愿者就打电话联系,问到了哪里了,可是对方的答案竟是“在半山酒店吃饭”,这句话瞬间让志愿者明白了什么!为了保证他能顺利跟他妈妈团圆,志愿者冒雨守了两三个小时,而他的亲舅舅,明明已经来到地方,却迟迟不去相见而是独自去酒店吃饭了,言至于此,相信大家对他为什么不愿意回家的理由能够有所了解了。

随后,他的妈妈也来到了东莞,在志愿者刘德亮的带领下,他妈妈来到他流浪的桥底,当妈妈看到自己的儿子睡在一个黑漆漆的桥底,满脸落魄的时候,她却表现的异常的平静,不明白是所有心疼都埋在心底没有表现出来,还是根本没有心疼。

(李妈妈来到他睡的桥洞)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流浪在外的大学生终于回家了。家,不在乎有多豪华的房子,不在乎有多少名贵的家具,只要有温暖,有爱,有欢声笑语才是真正的家!

(家属与志愿者合影)

编后记:

让爱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到案例现场,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网站管理员(487515492)案例编辑者(3542921801)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对原案例文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