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啦

第586个成功案例

姓名 曾庆某
籍贯 湖南
案例编号 311
成功人数 1

2018年3月24日下午,让爱回家副会长曾志和张导智带队对福永及鹤洲片区展开救助流浪人活动。

就在福永下十围的匝道桥下,住了好几个兄弟,有一个更是睡在一个桥洞里,不管我们和他说什么,都不理不睬。一个河南籍的小伙子,只是静静的坐着等待时间的流逝,由于桥下空间太矮,我们只能弯着腰和他交谈,劝导他结束流浪生活去工厂工作,可他都说太累了不想去做。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只是无用功,我们还问他,现状你满意吗,他说不满意,我们说既然不满意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想办法改变呢,他也只是笑着摇摇头。和他聊过程中得知他家里有兄弟。只是家里人都不理他,也不会关心他。看着这样懒惰而又不争气的他,感觉真的可怜又可悲。一个人,如果连他自己都不想站起来,不想争气,好逸恶劳,没有进取心,旁人是无法施予援手的。



这个大叔也是河南的,住在鹤洲昏暗的桥洞里,他有妻子、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有孙子了,家里有建好的楼房。但他说家乡冬天太冷了。他喜欢南方的气候。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他选择了住在桥底。偶尔打些零工,日子过得也算悠闲自得,自我满足。



在黑暗的桥底下,还有好些流浪人员。他们有的平时外出拾些纸皮,瓶子等废弃物,也有些人会接一些零散的手工活来做,赚取些少生活费,过着饥肠辘辘,流离失所的懒散日子。

曾庆文,在我们找到他时,由于小时候摔伤了腿,走起路来很费劲。加上身份证的丢失,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找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就算这是样,他还是很努力的生活。我们看到他时,他正在做手工活。经过我们的一翻劝说,他告诉我们,他一天没吃东西了,身上又没钱,只得一套换洗的衣服,如果有包吃包住的工厂,他原意去上班。就这样,我们志愿者马上打电话联系工厂,并给他买来凉面吃,就带着他来到工厂,并和工厂老板交接好,还帮他买了日常用品等。看着他工作了一会,志愿者要离开时,不善言语的他深深的向我们鞠了一个躬,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谢谢了!


此时,夜色朦胧,华灯初上,经过一下午的活动,志愿者们累了饿了,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编后记:

让爱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到案例现场,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对原案例文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