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拼搏无果,流浪街头十余载随父回家

杨国中、杨丹

姓名 杨国中
跟进的服务队 93,狗哥
年龄 38
籍贯 浙江
学历 大学
流浪历时多久 10年
案例编号 72
成功人数 2

2017年1月17日上午11点,在深圳罗湖老街地铁站G出口附近,从浙江绍兴赶过来的**家人,终于见到了失散10多年的**。在见到老父亲的那一刻,**面露惊讶,念着“爸,你怎么在这?”,随后便“扑通”一声跪倒在父亲面前。

10多年前来深圳打工后,意外丢失身份证和毕业证的**,因为自觉自己在外多年“不叫闯,只能叫混”,主动不与家人联系。昨日一家人重聚后,**将于今日随家人回老家。

对于回老家后的打算,**说,“还没有想到明天怎么办,毕业这么多年,没有工作经验,要想再进入公司找份工作很有难度,只要活得下去就行了。”

出生于1979年的**,祖籍浙江绍兴沥海,毕业于浙江林学院(现浙江农林大学)经济林专业的他,只想着毕业后能找份与专业对口、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生活并没有太高要求。2003年大学毕业后,他投奔在上海承包建筑工程的大哥,帮大哥打杂并管理一小片葡萄种植基地。但在上海仅一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自此十多年间与家人再无联系。

**说,当年选择从上海南下深圳,仅是因为听同学说深圳的冬季很暖和。但刚一踏足深圳,**的身份证和毕业证便都丢失了,正规公司进不了,只能依靠帮人搬货、卸车等来谋生。

明明知道回家补办证件,就能重新过上“正常”生活,但**却没有选择回家,他说:“对于一个不想回去、在外流浪的人来说,改不改变并不重要。”打零工、捡纸皮,就是10多年来**在深圳的谋生方式。他称要不是志愿者找到他家人,他还没想过哪天能回家,“一个人生活,怎样都可以,养活自己就够了。”

让爱回家志愿者张世伟回忆起第一次见到**的情景。2017年1月15日晚,他和另一志愿者叶树添在深圳罗湖区东门一处桥底下,见到了和其他流浪者在一起的**。通过交流,张世伟得知**身份证丢失,10多年来一直未与家人联系。结合以前的救助经验,张世伟便以帮忙补办身份证的方式,问清了**的家庭地址。就凭着这一点信息,张世伟通过**老家的派出所、村委辗转找到了杨家人的联系方式。

**父亲今年72岁,两鬓斑白。父亲称儿子失联多年,家人曾无数次跑到镇上和市里的派出所做人口失踪登记和查询,由于一直未发现**的身份证使用记录,家人觉得找到他无异于大海捞针。**是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如今哥哥们都已成家,家人曾一度以为**“不在了”,因为他10多年来从未与家人联系,家人也找不到找寻他的线索,于是把他的名字从老家户口本上去掉了。

2017年1月17日,杨家人分别了10多年后,终于一家团圆。在深圳东门的一个饭馆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10多年来的第一次团圆饭。**的四叔点了一大桌子菜,还要了两瓶啤酒。菜一上桌,四叔不停地给他夹菜,但**吃得并不多。

**父亲从随身携带的行李袋里,翻出一小瓶喝了一半的白酒。四叔称,这是前一晚,**父亲睡不着而买的酒。十几年没见儿子,也无任何音讯,突然得知儿子还活着,**父亲心里既担心,又高兴,许多种情绪夹杂在一起难以入眠。

第一杯酒,庆祝一家人团圆。**一口气喝光,坐在一旁的二哥又给他满上。席间,**话不多,一直低着头,吃得也少,但一直噙着泪,不时摘下眼镜拿起餐巾纸擦去眼角的泪。除了牙齿有些黑黄,指甲有些脏,今年40岁不到的**穿戴还算整齐,看上去与普通人无异,一副金属框架眼镜更让他与其他流浪者区分开来,更多了几分书生气。

这么多年,一直与家人失联,**反复说,“回去能干嘛,是爹娘养我还是我养爹娘?我拿什么来养?我能做什么?”坐在一旁的父亲听了这话开始反驳儿子,称只要回家就好。

**称当让爱回家服务队的志愿者提出要帮他办理身份证时,他便想到自己会被家人找到,这么多年虽一直想回家,但由于觉得自己是男孩,有责任做出些成绩撑起家庭,无奈现实与理想相差太远,回家的勇气便渐渐消散。

**为老父亲披衣。主动与家人失联10多年后,他终于和家人在深圳团聚。

同一天,早在凌晨4点多的时候,经过志愿者的不懈努力,还成功帮助了另外一名陕西流浪人员杨*回家。

在外打拼的人们,钱多钱少不重要,记得回家就好!

编后记:

让爱回家的每个成功案例都是全体志愿者以及各界爱心人士的功劳,是大家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我们在这里,向每一位参与案例的志愿者致敬。许多志愿者默默无闻的做了很多工作,而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因编辑无法亲身到案例现场,而案例的编写时间要求相对紧迫,难免会对案例的细节或参与的志愿者有所遗漏。为进一步完善总结的内容,确保案例能够真实还原寻找过程,如发现有遗漏或是偏差,欢迎了解和参与案例的志愿者随时提出修改意见,案例总结如有不妥,可随时与网站管理员(487515492)案例编辑者(3542921801)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对原案例文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