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偶遇流浪汉竟是昔日同学,他接回家义务照顾8年
时间: 2018-07-25
信丰县的江学云,一次偶然遇到患病流浪街头的昔日同学、儿时的伙伴姚小红,不忍见他流落街头,江学云把姚小红接回家中悉心照顾,这一坚持就是8年。
8年里,从治病疗伤,到生活日常,无微不至。面对姚小红被亲情抛弃,江学云还毅然拿起法律武器为其维权。这份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爱感动了无数的群众,在当地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同学流浪他接回家当亲人
7月4日上午,信丰县嘉定镇的一个普通居民屋内,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子给另一位男子理发、刮胡子,并叮嘱对方别忘了吃药。
如此场景,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位大哥在照顾兄弟,但事实上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却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8年。
事情要从2009年6月的一天说起,在赣州市信丰县嘉定镇水阁塘菜市场,一名男子不停地捡着路边的烟头,他蓬头垢面佝偻着身子,嘴里还语无伦次念叨着。过往路人纷纷投来的异样眼光,男子径直走向人行道一旁的垃圾堆,胡乱翻起来,不一会找出一个装有食物残渣的垃圾袋,一把抓住食物就往嘴里塞。
此时,不远处的一位中年男子,恰巧看到这一幕,经过仔细观察后,他向这位看似精神失常的拾荒者走去。
“好面熟,哦,这不是姚小红吗?”走近后,中年男子很快确认,这个拾荒者正是自己儿时的伙伴、老同学姚小红,但他怎么都想不到“老友竟会落得如此地步”。
“走,老伙计,跟我回家去。”中年男子说道。
“烟,烟,我要烟。”拾荒者双眼呆滞,言语很不顺畅。
昔日老友认不出自己,中年男子带着心酸与不解,将其接回了自己家中。回到家,没来得及和家人解释,中年男子赶紧叫妻子去厨房做饭,让儿子去百货店买理发工具,自己烧水准备洗漱用具。
他帮儿时伙伴洗了三次澡,才渐渐除去其身上的异味,剃好头发刮完胡须换上干净衣服,忙活了近两个小时。然后,让他吃上热饭菜。
这名中年男子名叫江学云,是赣州市信丰县矿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而这名流浪者叫姚小红,是江学云的儿时伙伴,昔日一起玩耍的同学。
多年前,江学云曾不时的听说这位老朋友的一些情况,甚至和其他几位朋友一起救济过他多次,赠米送油借钱是常有的事。如今,姚小红还是落魄至此,江学云心中很不是滋味。
“我该庆幸,在好友有难之时,自己有能力帮到他。”江学云说,2002年开始,姚小红的妻子就常年在外地打工,夫妻关系紧张,姚小红一人在家带着年幼的女儿。2006年初,姚小红从信丰县粮油公司下岗,期间又患上严重肝病,治疗花去大量积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此时姚小红的精神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姚小红从粮油公司下岗后无经济来源,生活越发难以维系。
家中顶梁柱塌了,妻子经不住艰难的考验,于2009年4月30日和姚小红离婚,女儿也远嫁他乡毫无音讯,遭此生活的磨难,加之精神失常,姚小红一人在家无法正常生活,整日流浪街头。2011年初,姚小红仅有的一套商品房,被前妻私下卖掉,从此斩断了姚小红最后的退路。
江学云也不曾想到,这救助竟持续了8年之久。起初因商品房的缘故,姚小红不符合条件申请不了低保。2013年,江学云费尽周折,帮姚小红申请到了低保。
几年来,除照顾吃住,更难的是帮助姚小红治病。为此,江学云自费带他四下求医。2010年10月30日,信丰县宁静医院诊断姚小红为分裂型精神障碍。为了让他更好地恢复,江学云晚饭后经常带姚小红去广场跳舞、散心,配合药物治疗,如今姚小红的病情大有好转。
家中来客人时,姚小红会笑着说:“江学云对我很好,有饭吃,有衣服穿,吃得饱,穿得暖,感谢江学云,感谢他的家人。”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真挚的报答之情。
2015年10月30日,姚小红远嫁他乡的女儿姚俊萍,突然来到江学云家中。一开始,见到多年没有露面的姚俊萍,大家都非常高兴,可没聊到几句,却争吵起来。这才明白,姚俊萍是为讨要10万元拆迁款来的。姚小红父亲在信丰水东磨下有一栋约80平方米的老屋要拆迁,姚小红三兄弟人均可分到10万元。如今,姚俊萍想要这笔钱。
第二天,姚俊萍以带父亲外出串门为由,接回自己住所,后将姚小红带去拆迁办,试图迫使姚小红签字把拆迁款领走,在办理拆迁手续时才得知该拆迁款要两年以后才能领到,且该款只能用于姚小红购买社会保险。当天下午,姚俊萍就把父亲撵出家门。晚上姚小红在警察的帮助下回到女儿住所,后姚俊萍不但不给父亲饭吃,还再次将其撵出家门。凌晨1点,姚小红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回到江学云家中,他整整饿了一天。
27岁的姚俊萍离过两次婚,如今无所事事,隔三差五的上江学云家中骚扰。为了保护姚小红的权益,江学云无奈之下,将姚俊萍告上了法庭。
姚小红作为原告,陈述了姚俊萍作为其的惟一女儿,在父亲患病丧失劳动人时未承担应尽的赡养义务,并存有恶意报复虐待原告的行为的实事。姚俊萍未出庭答辩,也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证据材料。法院判决原告胜诉。
当姚小红被亲情无情抛弃之时,在他利益受到不公时,江学云毅然拿起法律的武器,为姚小红保驾护航,自己也多一份安心。
不畏流言他的坚持换来了理解
8年来,江学云手中攒着一叠厚厚的发票,全是姚小红看病留下的。
一个平日里安定和谐的小家庭,突然住进一个精神不正常的陌生人,这也曾给江学云家增添了不少矛盾。
起初,家人并不理解,家人认为帮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没必要因为帮人而影响自己。但江学云的坚持,最终还是换来了家人的接受,甚至都帮助照顾这位家庭新成员。
江学云儿子小江今年24岁,去年考进了信丰县当地某部门工作,眼看小江也到了娶妻成家年龄,有时也会有热心同事给小江牵线搭桥安排相亲,但经常会被对方问到家中收养救助一精神病患者的事,遇到不理解的还会多问上几句,小江为此感到尴尬无比。
为此,儿子和江学云吵过两次架。儿子叫父亲送姚小红去敬老院,而江学云知道,敬老院不收精神病患者,即便收了,姚小红进去也无法得到照顾,江学云毫不妥协。最后在母亲帮忙沟通劝说下,江学云儿子才慢慢接受,并开始接纳了这位家庭新成员。
平日里对别人总比对自己好。”这是江学云儿子的原话。江学云的妻子邱三妹说:“老江,让我骄傲自豪的就是他助人为乐的倔劲。”
在江学云的工作单位,他救助姚小红的事在单位传开后,有时会成为大伙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甚至有人不怀好意的猜测江学云是为了得到姚小红的财产,还有些人嘲讽江学云一根筋做傻事。
然而,江学云并不在乎。
事实上,真正了解江学云的同事都知道他是一个性格随和,是值得深交的一个朋友。“老江是一个总把别人放第一位,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一位好职工。”矿管局的一名同事如是说。
问到对于姚小红的救助延续至何时,江学云说:“帮助他是应该的,我尽一份朋友之情,只要他在世一天,我愿意让他在这一直住着,不然他也没有别处可去。”
“三送”干部赢得群众好评
江学云照顾儿时的伙伴尽心尽力,对于自己所负责的群众,他也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自己的热情。
早在2012年之前,江学云开始出任信丰县矿管局驻虎山乡古城村的“三送”干部,“三送”指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在乡下,他感受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大事小事竟出力,赢得当地一片好评。
事实上,江学云还“多才多艺”,他会为孤寡老人古井泉老伯安装电灯、上房换瓦,也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脱困。刘华坤曾是江学云的“三送”对象之一,在信丰县大岭下岭背坑养殖了一个大鱼塘,江学云教其改善养殖技术,帮他联系销售渠道,刘华坤成了村子里“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因为这份热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今年,江学云被单位派出参与精准扶贫,在扶贫的村民们心中,大伙都愿意跟他掏心窝子,热心地叫上一声“江书记”。
刘国辉就是江学云扶贫的一名对象,为了让刘国辉早日脱贫,江学云多方协助刘国辉种植当地的特产花生。为了请教到如何给花生增加产量问题,江学云特地去求助自己在农科院的同学。
此外,村子里有了纠纷,大伙第一个想到还是江学云,因为他总能依法引导并调解。傍晚的农家小屋经常会有江学云的身影,田间地头、山林果园处处留有他的足迹。
如今,江学云的事迹早已经在当地赢得广泛称赞,信丰县文明办卢主任坦言,要学习江学云献爱心的精神,让弱势群体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8年里,从治病疗伤,到生活日常,无微不至。面对姚小红被亲情抛弃,江学云还毅然拿起法律武器为其维权。这份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爱感动了无数的群众,在当地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段佳话。
江学云为姚小洪剃头
同学流浪他接回家当亲人
7月4日上午,信丰县嘉定镇的一个普通居民屋内,一位40来岁的中年男子给另一位男子理发、刮胡子,并叮嘱对方别忘了吃药。
如此场景,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位大哥在照顾兄弟,但事实上两人并没有血缘关系,却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8年。
事情要从2009年6月的一天说起,在赣州市信丰县嘉定镇水阁塘菜市场,一名男子不停地捡着路边的烟头,他蓬头垢面佝偻着身子,嘴里还语无伦次念叨着。过往路人纷纷投来的异样眼光,男子径直走向人行道一旁的垃圾堆,胡乱翻起来,不一会找出一个装有食物残渣的垃圾袋,一把抓住食物就往嘴里塞。
此时,不远处的一位中年男子,恰巧看到这一幕,经过仔细观察后,他向这位看似精神失常的拾荒者走去。
“好面熟,哦,这不是姚小红吗?”走近后,中年男子很快确认,这个拾荒者正是自己儿时的伙伴、老同学姚小红,但他怎么都想不到“老友竟会落得如此地步”。
“走,老伙计,跟我回家去。”中年男子说道。
“烟,烟,我要烟。”拾荒者双眼呆滞,言语很不顺畅。
昔日老友认不出自己,中年男子带着心酸与不解,将其接回了自己家中。回到家,没来得及和家人解释,中年男子赶紧叫妻子去厨房做饭,让儿子去百货店买理发工具,自己烧水准备洗漱用具。
他帮儿时伙伴洗了三次澡,才渐渐除去其身上的异味,剃好头发刮完胡须换上干净衣服,忙活了近两个小时。然后,让他吃上热饭菜。
这名中年男子名叫江学云,是赣州市信丰县矿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而这名流浪者叫姚小红,是江学云的儿时伙伴,昔日一起玩耍的同学。
多年前,江学云曾不时的听说这位老朋友的一些情况,甚至和其他几位朋友一起救济过他多次,赠米送油借钱是常有的事。如今,姚小红还是落魄至此,江学云心中很不是滋味。
江学云照料姚小洪吃药
帮助治病他自费奔波求医“我该庆幸,在好友有难之时,自己有能力帮到他。”江学云说,2002年开始,姚小红的妻子就常年在外地打工,夫妻关系紧张,姚小红一人在家带着年幼的女儿。2006年初,姚小红从信丰县粮油公司下岗,期间又患上严重肝病,治疗花去大量积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此时姚小红的精神已经开始出现问题。姚小红从粮油公司下岗后无经济来源,生活越发难以维系。
家中顶梁柱塌了,妻子经不住艰难的考验,于2009年4月30日和姚小红离婚,女儿也远嫁他乡毫无音讯,遭此生活的磨难,加之精神失常,姚小红一人在家无法正常生活,整日流浪街头。2011年初,姚小红仅有的一套商品房,被前妻私下卖掉,从此斩断了姚小红最后的退路。
江学云也不曾想到,这救助竟持续了8年之久。起初因商品房的缘故,姚小红不符合条件申请不了低保。2013年,江学云费尽周折,帮姚小红申请到了低保。
几年来,除照顾吃住,更难的是帮助姚小红治病。为此,江学云自费带他四下求医。2010年10月30日,信丰县宁静医院诊断姚小红为分裂型精神障碍。为了让他更好地恢复,江学云晚饭后经常带姚小红去广场跳舞、散心,配合药物治疗,如今姚小红的病情大有好转。
家中来客人时,姚小红会笑着说:“江学云对我很好,有饭吃,有衣服穿,吃得饱,穿得暖,感谢江学云,感谢他的家人。”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真挚的报答之情。
两人一起吃饭
为了同学他毅然拿起法律武器2015年10月30日,姚小红远嫁他乡的女儿姚俊萍,突然来到江学云家中。一开始,见到多年没有露面的姚俊萍,大家都非常高兴,可没聊到几句,却争吵起来。这才明白,姚俊萍是为讨要10万元拆迁款来的。姚小红父亲在信丰水东磨下有一栋约80平方米的老屋要拆迁,姚小红三兄弟人均可分到10万元。如今,姚俊萍想要这笔钱。
第二天,姚俊萍以带父亲外出串门为由,接回自己住所,后将姚小红带去拆迁办,试图迫使姚小红签字把拆迁款领走,在办理拆迁手续时才得知该拆迁款要两年以后才能领到,且该款只能用于姚小红购买社会保险。当天下午,姚俊萍就把父亲撵出家门。晚上姚小红在警察的帮助下回到女儿住所,后姚俊萍不但不给父亲饭吃,还再次将其撵出家门。凌晨1点,姚小红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回到江学云家中,他整整饿了一天。
27岁的姚俊萍离过两次婚,如今无所事事,隔三差五的上江学云家中骚扰。为了保护姚小红的权益,江学云无奈之下,将姚俊萍告上了法庭。
姚小红作为原告,陈述了姚俊萍作为其的惟一女儿,在父亲患病丧失劳动人时未承担应尽的赡养义务,并存有恶意报复虐待原告的行为的实事。姚俊萍未出庭答辩,也未向法庭提供任何证据材料。法院判决原告胜诉。
当姚小红被亲情无情抛弃之时,在他利益受到不公时,江学云毅然拿起法律的武器,为姚小红保驾护航,自己也多一份安心。
不畏流言他的坚持换来了理解
8年来,江学云手中攒着一叠厚厚的发票,全是姚小红看病留下的。
一个平日里安定和谐的小家庭,突然住进一个精神不正常的陌生人,这也曾给江学云家增添了不少矛盾。
起初,家人并不理解,家人认为帮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没必要因为帮人而影响自己。但江学云的坚持,最终还是换来了家人的接受,甚至都帮助照顾这位家庭新成员。
江学云儿子小江今年24岁,去年考进了信丰县当地某部门工作,眼看小江也到了娶妻成家年龄,有时也会有热心同事给小江牵线搭桥安排相亲,但经常会被对方问到家中收养救助一精神病患者的事,遇到不理解的还会多问上几句,小江为此感到尴尬无比。
为此,儿子和江学云吵过两次架。儿子叫父亲送姚小红去敬老院,而江学云知道,敬老院不收精神病患者,即便收了,姚小红进去也无法得到照顾,江学云毫不妥协。最后在母亲帮忙沟通劝说下,江学云儿子才慢慢接受,并开始接纳了这位家庭新成员。
平日里对别人总比对自己好。”这是江学云儿子的原话。江学云的妻子邱三妹说:“老江,让我骄傲自豪的就是他助人为乐的倔劲。”
在江学云的工作单位,他救助姚小红的事在单位传开后,有时会成为大伙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甚至有人不怀好意的猜测江学云是为了得到姚小红的财产,还有些人嘲讽江学云一根筋做傻事。
然而,江学云并不在乎。
事实上,真正了解江学云的同事都知道他是一个性格随和,是值得深交的一个朋友。“老江是一个总把别人放第一位,事事为他人着想的一位好职工。”矿管局的一名同事如是说。
问到对于姚小红的救助延续至何时,江学云说:“帮助他是应该的,我尽一份朋友之情,只要他在世一天,我愿意让他在这一直住着,不然他也没有别处可去。”
“三送”干部赢得群众好评
江学云照顾儿时的伙伴尽心尽力,对于自己所负责的群众,他也是不求回报的奉献自己的热情。
早在2012年之前,江学云开始出任信丰县矿管局驻虎山乡古城村的“三送”干部,“三送”指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在乡下,他感受群众的冷暖,倾听群众的呼声,大事小事竟出力,赢得当地一片好评。
事实上,江学云还“多才多艺”,他会为孤寡老人古井泉老伯安装电灯、上房换瓦,也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脱困。刘华坤曾是江学云的“三送”对象之一,在信丰县大岭下岭背坑养殖了一个大鱼塘,江学云教其改善养殖技术,帮他联系销售渠道,刘华坤成了村子里“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因为这份热心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今年,江学云被单位派出参与精准扶贫,在扶贫的村民们心中,大伙都愿意跟他掏心窝子,热心地叫上一声“江书记”。
刘国辉就是江学云扶贫的一名对象,为了让刘国辉早日脱贫,江学云多方协助刘国辉种植当地的特产花生。为了请教到如何给花生增加产量问题,江学云特地去求助自己在农科院的同学。
此外,村子里有了纠纷,大伙第一个想到还是江学云,因为他总能依法引导并调解。傍晚的农家小屋经常会有江学云的身影,田间地头、山林果园处处留有他的足迹。
如今,江学云的事迹早已经在当地赢得广泛称赞,信丰县文明办卢主任坦言,要学习江学云献爱心的精神,让弱势群体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上一篇: 他撞了无名流浪者,陷入了一场法律的死循环
下一篇: 这个社会还会帮助一个流浪汉吗?